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稻苗期耐冷性差异的转录组分析
引用本文:郭慧,李树杏,孙平勇,郝留根,张宏伟,邓华凤.水稻苗期耐冷性差异的转录组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20(6):1731-1739.
作者姓名:郭慧  李树杏  孙平勇  郝留根  张宏伟  邓华凤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2016YFD0101101-4);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项目(黔农育专字(2018)018号);贵州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GZCYTX2018-0601);贵州省农科院自主创新科研项目(黔农科科院自主创新科研专项字(2014)19号)共同资助。
摘    要:低温冷害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鉴定水稻耐冷新基因以及揭示其可能的机制并应用于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是提高水稻耐冷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日本晴(Nip)为对照,对耐冷品种P427的表型和扫描电镜表皮组织观察,显示P427具有更强的苗期耐冷性。进而对低温处理后的水稻幼苗转录组进行测序,结果显示P427与Nip共有1205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P427独有2984个DEGs。对DEGs进行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发现,P427和Nip共有的DEGs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途径。而P427独有的DEGs主要集中在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结果暗示激素信号转导、苯丙氨酸代谢通路、光合作用、次生代谢生物合成等途径可能在水稻苗期冷胁迫响应中起主导作用。植物对低温的响应是涉及多个基因和多个信号传导途径的复杂过程,本研究扩展了对植物低温冷害耐受性的复杂机制的理解,为今后开展水稻和其他谷类作物的耐冷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水稻  转录组  低温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Transcrip tomes Analysis of the Cold Tolerance Difference of Rice Seedlings
Guo Hui,Li Shuxing,Sun Pingyong,Hao Liugen,Zhang Hongwei,Deng Huafeng.Transcrip tomes Analysis of the Cold Tolerance Difference of Rice Seedlings[J].Molecular Plant Breeding,2020(6):1731-1739.
Authors:Guo Hui  Li Shuxing  Sun Pingyong  Hao Liugen  Zhang Hongwei  Deng Huafeng
Institution:(Longping Branch of Graduate Schoo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125;Rice Research Institute,Gu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iyang,550006;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brid Rice,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Changsha,410125)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