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江汉平原施氮水平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姓名:苏荣瑞  刘凯文  王斌  金涛  李健陵  蔡威威  尤慧  周守华
作者单位:1.湖北省荆州市气象局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 湖北 荆州 434025;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081; 3.长江大学农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5
基金项目: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13Y08);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39);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B951302,2012CB417106)资助。
摘    要:氮素是保证水稻(Oryza sative L.)产量的关键,同时也会影响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施氮水平对江汉平原地区稻田甲烷(CH4)、氧化亚氮(N_2O)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低碳高产氮肥管理措施。以单季稻"丰两优香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施氮水平(T0:对照,0 kg N/hm2;T1:90 kg N/hm2;T2:150 kg N/hm2;T3:210 kg N/hm~2),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稻田CH4和N_2O排放通量进行连续监测,测定水稻产量及CH4和N_2O季节排放特征,分析综合温室效应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下CH4和N_2O排放通量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T2处理的CH4季节累积排放量为302.5 kg/hm2,显著大于T0、T1和T3处理,与T0相比增加CH4排放106.7%,T3处理稻田CH4季节累积排放量为160.5 kg/hm2,比T2、T1水平处理低。不同施氮处理生长季N_2O累积排放量在0.465~0.631 kg/hm2之间,T3、T2、T1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大于T0处理,但T3、T2、T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水稻产量随着氮素水平增加而增加,100年尺度上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以T3处理最小为0.39,T2处理最大为0.79,二者差异显著(P0.05)。因此,210 kg N/hm2可推荐为江汉平原地区水稻低碳高产的适宜氮素投入量。

关 键 词:单季稻  氮肥  CH4排放  N2O排放  产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