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春小麦(6X)×苏联球茎大麦(4X)属间杂交的研究(三)——杂种B_1F_3代植株的分离类型和染色体变化
引用本文:汪丽泉,朱汉如,凌国龙,管启良.中国春小麦(6X)×苏联球茎大麦(4X)属间杂交的研究(三)——杂种B_1F_3代植株的分离类型和染色体变化[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85(1).
作者姓名:汪丽泉  朱汉如  凌国龙  管启良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汪丽泉,朱汉如,凌国龙),杭州大学生物系(管启良)
摘    要:本试验于1982—1983年对中国春小麦(2n=42)×苏联球茎大麦(2n=28)属间杂种B_1F_3代2000余个单株的植株性状、生育状况、育性和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B_1F_3代杂种植株明显地分离为Ⅳ类: 第Ⅰ类:株型紧凑。叶深绿色。分蘖数10~30个。茎的高矮和粗细、穗型、芒型和叶型等植株性状均有分离。抽穗、成熟较早。以染色体数43~45条的细胞为多。 第Ⅱ类:株型较紧凑。叶绿色。分蘖数15~20个。茎秆尚粗壮。抽穗、成熟均迟。以染色体数43~48条的细胞为多。 第Ⅲ类:植株矮,茎秆细。苗期叶片有黄色斑点,抽穗后严重早衰,不久大多数植株即行枯死。以染色体数49~53条的细胞为多。 第Ⅳ类:株型较紧凑,茎秆尚粗壮。叶色在抽穗前尚属正常,抽穗后有早衰观象。以染色体数在54~56条的细胞为多。 Ⅳ类植株的结实性在株系内虽有分离,但明显地以Ⅰ类育性为高,多在50%以上;Ⅱ类为10~50%;Ⅳ类为10~30%;而以Ⅲ类育性最低,均在20%以下。 4种植株类型的染色体均处于排除过程,都是不稳定的非整倍体。必须在后代不断地选择,才有可能获得小麦异附加系和八倍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