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不同灌水下限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DMA数字模型构建 |
| |
作者姓名: | 张振子 孙翔龙 曹敏建 冯良山 |
| |
作者单位: | 1.沈阳农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866;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1500905);;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3-409-2-06); |
| |
摘 要: | 探究辽西地区花生膜下滴灌最佳灌溉制度,建立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的不同灌水下限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以期为花生高产节水节效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田试验以花生白沙 1016 为试验材料,设置 4 个灌水处理,雨养处理(CK)、W50、W60、W70(灌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 50%、60%、70%),通过观测花生株高、LAI和干物质积累量(DMA)变化,分析不同灌水下限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建立基于有效积温为自变量,DMA为因变量的花生生长动态模型.结果表明:花生在花针期、结荚期的生长速度较快,对水分的敏感度较高,生育后期的生长速度较慢,W70 处理较其他处理的花生株高、LAI和DMA有显著的提高,其产量最高达到 5 181.81 kg/hm2、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为 1.79 kg/m3.所以田间持水率 70%为该地区膜下滴灌条件下花生最适宜的灌水参数,并建立了其基于归一化的有效积温为自变量的相对DMA预测的Gompertz方程:y=0.9837e-exp(3.2309-12.7429x).
|
关 键 词: | 膜下滴灌 灌水 花生生长发育 水分利用效率 数字模型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