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荔枝花穗发育及坐果初期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分析
引用本文:欧良喜,袁沛元,邱燕萍,陈洁珍,李志强,蒋学美,向旭.荔枝花穗发育及坐果初期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09(9):76-78.
作者姓名:欧良喜  袁沛元  邱燕萍  陈洁珍  李志强  蒋学美  向旭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广州510640
基金项目:农业部行业科研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71108)等资助 
摘    要:分析荔枝主栽品种妃子笑在花穗发育与坐果初期其叶片与花器官和幼果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花穗发育成熟,叶片中三种多胺(Put,Spm和spd)含量先升后降,在盛花期(Od)出现高峰,呈倒“V”型;未成花植株叶片中多胺水平则是先降后升,呈“V”型;在花器官和幼果中多胺总量要明显高于叶片中;三种多胺含量在开花前随花蕾的发育而呈上升趋势,以Spd含量最高.且Spd含量在坐果初期均保持较高水平;Spm含量则相对较低,这可能与荔枝谢花前后严重的落花落果有关。此外,本文还分析了Put/Spd、Spm/Pas~L(Spd+Spm)/Put等比值的变化与叶片和花器官发育的关系。

关 键 词:荔枝  多胺  开花坐果过程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