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拉萨河谷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王英凡 何永涛 孙维 李少伟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0 |
| |
基金项目: | 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XZ202201ZY0003N);CERN和CNERN长期监测项目。 |
| |
摘 要: | 为明确不同施肥模式对拉萨河谷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依托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自2008年开始的长期等氮施肥试验,根据2008—2022年的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农田土壤表层(0~20 cm)的主要养分指标在4种不同施肥模式[空白对照(CK)、单施有机肥(MF)、单施化肥(CF)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MC)]中的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菜、冬小麦和春青稞3种作物在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的平均产量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且有机肥对该区域农田土壤养分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相对于单施化肥,试验期间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分别平均增加了72.12%和57.17%,全氮分别增加了72.32%和41.04%,碱解氮分别增加了50.78%和44.18%,速效钾分别增加了206.98%和60.45%;且提升效果会随着施肥时间延长而愈加显著,2020—2022年土壤有机质增加的比例分别为115.75%~117.88%和79.91%~87.42%,全氮增加的比例分别为115.75%~117.88%和69.19%~78.47%,碱解氮增加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2.39%~130.77%和98.82%~110.38%。从年际变化来看,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pH值均随施肥时间呈上升趋势;而单施化肥处理的农田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下降趋势,其中土壤有效磷显著下降,且土壤有酸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除土壤pH值外,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与其他养分指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有机质是当地土壤养分提升的关键。以上结果表明,有机肥的持续投入使用对西藏河谷农田土壤养分具有显著的保育作用,而且其效应会随施用时间增加而愈加显著,因此,在该区域应继续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减少化肥使用量,为西藏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
关 键 词: | 西藏 农田 土壤养分 有机肥 |
收稿时间: | 2023-10-25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