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犊牛白痢早期预防的十大要点
引用本文:杨红梅.犊牛白痢早期预防的十大要点[J].甘肃农业,2006(11):378.
作者姓名:杨红梅
作者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733006
摘    要:犊牛白痢又称犊牛的大肠杆菌病,是一种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性传染病,根据机理和临床症状分为三型:(1)败血型(肠毒血型):主要发生于3—4日龄内的犊牛,尤其是吃不到初乳的犊牛。呈急性败血症状,潜伏期很短,发病急,病程短,表现为腹泻,粪便呈灰白色,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吃奶,症状出现后几小时到一天内急性死亡;有的病犊未见腹泻即死亡,从血液和内脏中易分离到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2)肠毒血型(中毒型):由于特异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在小肠内大量繁殖所产生的肠毒素被吸收进入血液所致,较少见,病程短,2~6小时,未见症状突然死亡。有些病程略长,可见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先兴奋,后抑郁,最后昏迷而死,死前多有腹泻症状。(3)肠型(肠炎型):最常见,多发生于2~3周龄的犊牛,尤其是1~3日龄的犊牛容易感染此病。病初犊牛的体温升高到40℃,数小时后开始下痢,最初排出的粪便淡黄色,粥样,有恶臭;继而呈水样,淡灰色,混有血凝块,血丝,气泡;疾病末期,患畜肛门失禁,常伴有腹痛,而且用蹄踢腹部,进而高度衰竭,体温降至常温以下,严重者出现严重脱水现象,并且机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失调,卧地不起,若不及时治疗,在1~2天内会因虚脱或激发肺炎而死亡。病死率达80%~100%,如果及时治疗一般可治愈,但即使存活下来,也发育不良,并且常发生脐炎、关节炎等。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