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加工型马铃薯原原种扩繁的种植密度研究
引用本文:凌永胜,沈清景,叶贻勋,林涛.加工型马铃薯原原种扩繁的种植密度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4,19(1):24-27.
作者姓名:凌永胜  沈清景  叶贻勋  林涛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晋江,362200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攻关项目,2001Z006,
摘    要:以加工型马铃薯泉引1号脱毒原原种为材料,按6个密度进行种植试验(行距均为50cm,株距分别为ll、12.5、14.0、16.0、18.5和22.0cm)。结果表明,在闽南泉州的自然条件下,泉引1号种薯产量和单个块茎平均重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单位面积块茎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对植株地上部鲜重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较高密度群体具有发育快、生长旺的特点。在本试验中,株距为11.0cm(每公顷15.0万株)和12.5cm(每公顷13.5万株)时.虽可获得更多的块茎数,但其叶面积增长过快,相互遮荫,光合效率降低,产量低下.小薯比例增多;株距为14.0cm(每公顷12.0万株)和16.0cm(每公顷10.5万株)时,可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同时.由于株距为14.0cm处理的块茎数目明显多于后者,因此,它是泉引1号原原种扩繁的适宜种植密度。

关 键 词:加工型马铃薯  原原种扩繁  种植密度  种薯产量  单位面积块茎数  植株个体发育  块茎生长  块茎干物质分配率
文章编号:1008-0384(2004)01-0024-04
修稿时间:2003年3月31日

Planting density for reproducing miniature of processing potat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