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为什么“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难以执行?——南平养猪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养猪户付费行为研究
引用本文:郑黄山,陈淑凤,孙小霞,苏时鹏.为什么“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难以执行?——南平养猪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养猪户付费行为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7):1081-1089.
作者姓名:郑黄山  陈淑凤  孙小霞  苏时鹏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福州 3500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5YJCZH538)和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601003)资助
摘    要:在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中,污染者及时交纳污染处理费既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要求,也是第三方治理持续运转的关键。但实践中存在养猪户不及时交纳污染治理费的现象,为探究其原因,本文对福建省南平市炉下镇7个村117个养猪户的第三方治理费用支付行为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支付行为的关键因素,并探讨"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难以执行的原因。结果表明:(1)"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中难以执行,养猪户缴费比例较低,严重影响了第三方治理的正常运转。虽然73.50%的养猪户认为应该交费,但只有61.54%的养猪户交纳了治理费。其主要原因是农户以自身对生活环境要求作为判断依据,忽视本地养殖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负外部性;养猪户没有真正理解"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内涵和要求;农村熟人社会中从众、攀比和法不责众心理;养猪户对第三治理成效的感知与其预期相差较大;基层政府缺乏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手段和机制。(2)生产经营特征、家庭特征、个人特征对养猪户交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经营类型平均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养殖资金的外来比例养殖场面积养殖净收入。(3)由于个体的外部因素差异不大,对养猪户交费行为影响不显著。因而,需要增强养猪户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养殖业的规模化和企业化经营,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并严格执行"污染者付费"的基层落实机制,进而促进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关 键 词:畜禽养殖污染  污染者付费原则  第三方治理  付费行为  养殖农户
收稿时间:2017/2/2 0:00:00
修稿时间:2017/4/1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