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P法与流式细胞精子分离法在奶牛上应用前景之比较 |
| |
作者姓名: | 王定发 李邦佑 周木清 陈橙 夏瑜 童伟文 |
| |
作者单位: | 武汉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武汉,430065 |
| |
基金项目: | 武汉市科技局2004年下达的攻关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性别控制技术在奶牛生产上应用研究与开发” |
| |
摘 要: | 家畜性别控制是指在动物出生之前通过人为地干预或操作控制其性别,以改变家畜后代的自然性比,进而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特定性别的畜禽生产的一门生物学技术〔1〕。从1902年McClung提出性别决定理论之后,对于性别决定有了划时代的突破,1990年英国学者Sinclair和Gubby发现哺乳动物(包括人类)Y染色体短臂上靠近常染色体区的35K区域存在的性别决定区(SRY)〔2〕。同时伴随着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性别控制研究出现了高潮。当前牛性别控制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人工授精前的性别控制。一般认为雄性动物胚胎的性染色体为XY型…
|
关 键 词: | LAMP法 应用 分离法 性别控制 奶牛 精子 细胞 胚胎移植技术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