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陕北黄土区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的影响
作者姓名:任正龑  朱清科  张恰咛  马欢  黄正佳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BAD07B02)
摘    要:[目的]传统造林树木种植点设计忽略了黄土坡面微地形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切沟、塌陷地、缓台等微地形与现有林分乔木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可为近自然造林及乔灌混交水土保持林结构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省吴起县三道川流域内原状坡面及微地形的植被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Arcgis9.3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和格局强度指标研究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坡面微地形面积占样地面积的21.03%,微地形上乔木株数占样地总数的51.77%,乔木主要分布在坡面微地形上。乔木在切沟和缓台主要呈聚集分布,在塌陷和陡坎主要呈随机分布。乔木在不同坡面微地形分布差异极显著,榆树、小叶杨、山杏主要聚集分布在切沟,河北杨主要聚集分布在切沟和缓台,刺槐主要聚集分布在缓台。[结论]坡面各类微地形因其土壤水分等微生境差异而对乔木空间分布影响显著,在近自然植被重建中需根据坡面各类微地形生境及空间分布规律长期保持配置树木种植点,切沟以河北杨、小叶杨、榆树等树种为主,缓台以河北杨、刺槐搭配为宜,塌陷以河北杨、小叶杨为宜。

关 键 词:坡面微地形  空间分布  乔木  陕北黄土区
收稿时间:2015-12-2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