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污染土壤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生态毒性效应 |
| |
作者姓名: | 宋雪英 宋玉芳 孙铁珩 李昕馨 张薇 周启星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沈阳大学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4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研究发展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
| |
摘 要: | 在实验室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柴油污染土壤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幼苗体内(根和叶片)的抗氧化酶系对污染胁迫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浓度500 ̄15000mg·kg-1处理对小麦发芽率影响甚小,当浓度达30000mg·kg-1时发芽率降至61.7%。根长和芽长受柴油污染胁迫抑制明显,在500mg·kg-1低浓度处理中即表现出显著的受害症状(P<0.05)。发芽率、根长和芽长对柴油胁迫的敏感顺序依次为根长>芽长>发芽率。500mg·kg-1的低浓度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有刺激作用;柴油浓度为1000 ̄30000mg·kg-1时则明显抑制幼苗生长,其叶绿素a含量、株高和鲜重都不同程度地下降,且随柴油浓度增加受害程度加重。小麦幼苗体内的抗氧化酶系活性随着柴油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延长(出苗后7d和10d)呈现相应响应,总体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柴油浓度增加而增强,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随污染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小麦幼苗根部和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对污染胁迫响应不同。
|
关 键 词: | 柴油 污染土壤 生态毒性 种子发芽与根伸长 幼苗生长 抗氧化酶 小麦 |
文章编号: | 1672-2043(2006)03-0554-06 |
收稿时间: | 2005-09-01 |
修稿时间: | 2005-09-0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