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水分和壤中流对降雨强度的响应 |
| |
作者姓名: | 李馨欣 王小燕 蔡崇法 李鸿 |
| |
作者单位: |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2.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武汉,4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碎石分布对紫色土坡面侵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401205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层土壤水运移规律研究”(XDJK2013C152) |
| |
摘 要: | 为研究降雨强度对紫色土坡耕地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和壤中流的影响,初步揭示紫色土水分和壤中流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通过原位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60,90,120 mm/h 3种降雨强度条件下,采用Minitrase TDR可埋式探头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剖面浅层(0—20cm)、中层(20—40cm)、深层(40—60cm)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实时连续测定,并在降雨过程中分层收集测量壤中流,开展了降雨—产流过程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1)当雨强较小时,浅层土壤含水率变化曲线呈现上升期和稳定期,随着雨强和深度的增加则呈上升期、稳定期或始终处于稳定期;(2)随深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稳定时间增加,含水率变化越小,响应越不明显;(3)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各土层均有壤中流产生,低雨强条件下壤中流都是单峰产流过程,中雨强和高雨强下为双峰产流过程;(4)壤中流产流时间随雨强增大而显著减小,随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加;(5)降雨强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和壤中流参数三者间相互有显著相关性。
|
关 键 词: | 模拟降雨 紫色土 土壤水分含量 壤中流 降雨强度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