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刘小宁 蔡立群 黄益宗 董博 南学军 高志强 |
| |
作者单位: |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兰州,730070;2.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30019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1594;31160269),国家“十二五”循环农业科技工程项目(2012BAD14B0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5RJZA106) |
| |
摘 要: | 为确定添加生物质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在隆中黄土高原典型旱作农田区设置相关定位试验,对不同生物质炭输入水平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常数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生物质炭的添加能够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随着生物质炭输入水平的增加,土壤容重的减小及土壤孔隙度的增加幅度加大。生物质炭达到50t/hm~2时土壤结构变化最为明显,0—5,5—10,10—30cm土层中土壤容重相比对照分别减小7.01%,9.91%,16.60%,土壤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19.47%,21.02%,29.94%;并且生物质炭的施入可以增加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效水分含量。随着生物质炭输入水平的不断加大,各水分常数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当生物质炭输入水平达到40t/hm~2后涨幅空间开始减小。说明生物质炭的添加能够提高旱作农田的持水性能,但输入水平达到40t/hm~2后,土壤持水性能趋于稳定。
|
关 键 词: | 生物质炭 容重 孔隙度 土壤持水曲线 土壤水分常数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