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不同降水梯度对草地群落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郭宁 姜基春 王国强 焦峰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植物-土壤-大气碳氮耦合循环动力学过程"(2016YFA060080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210130) |
| |
摘 要: | [目的]研究草地群落各组分(植物叶片、根系和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规律,以揭示降水量对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方法]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于2017—2018年在安塞试验站建立野外控雨试验平台,分别设置减雨60%,减雨40%,减雨20%,自然降水,增雨20%,增雨40%,增雨60%共7个处理,采用遮雨棚法研究降水改变对植物的叶片、根系以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①随降水量增加,植物生长水分限制得到有效缓解,水分胁迫作用逐渐减缓,从而使叶片N,P含量整体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叶片C/N,C/P整体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②降水梯度改变对根系P化学计量特征影响较为显著(p0.05);同时,对根系C/P,N/P也有显著影响(p0.05)。③控雨处理仅对土壤C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可能因为极端降水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导致土壤有机C积累减缓。[结论]水分是黄土丘陵区草地植物对N,P吸收利用的制约因子;降水量可以改变草地群落的养分限制格局,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植物生长受P的限制越强烈,植物生长由同时受N,P两者的限制转为受P限制。
|
关 键 词: | 降水梯度 黄土丘陵区 草地群落 化学计量学 |
收稿时间: | 2020-01-10 |
修稿时间: | 2020-02-1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