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遗传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作者姓名:汤继华  季洪强  刘义宝  张君  谭晓军  胡彦民  刘宗华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537);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9AA10AA03); 河南省重大公益项目资助
摘    要:用5个不同基础群体的15个自选系作母本, 5个不同优势群的测验系作父本, 采用NCII交配设计配成75个杂交组合, 经1年2点田间试验, 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了亲本及其杂交种F1和F2籽粒的赖氨酸含量, 并用三倍体种子胚乳-细胞质-母体效应模型对赖氨酸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除受种子、母体效应和细胞质3套遗传体系共同控制之外, 还不同程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主效应方差VG (VG=VA+VD+VC+VAm+VDm)占总遗传方差(VG+VGE)的76.3%, 其中, 种子效应方差(VA+VD)、细胞质效应方差(VC)和母体效应方差(VAm+VDm)分别占24.6%、19.7%和55.7%;赖氨酸含量以母体遗传力为主(h2m=40.98%), 其次为种子遗传力(h2o=17.86%), 而细胞质遗传力较低(h2c=14.29%)。同时发现籽粒赖氨酸含量与产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r = –0.027)。因此, 在高赖氨酸育种中, 必须重视高值亲本尤其是母本的选择以及不同优势类群间的广泛组配, 从变异广泛的基础材料中对赖氨酸含量和籽粒产量同时进行选择和改良是可能的。

关 键 词:玉米  赖氨酸  遗传效应  环境
收稿时间:2011-01-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