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6个优良杉木家系的生长、光合和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差异
引用本文:陈娜,朱鹏,陈良华,胡红玲,张健,肖玖金,杨汉波.6个优良杉木家系的生长、光合和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差异[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0,38(4).
作者姓名:陈娜  朱鹏  陈良华  胡红玲  张健  肖玖金  杨汉波
作者单位: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成都 611130;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成都 611130;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成都 611130;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成都 611130;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成都 611130;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成都 611130;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成都 611130
摘    要:【目的】生长监测和光合生理机制研究可为杉木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和科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国家杉木工程中心引进62个第3代杉木半同胞家系建立子代测定林,以本地的1.5代杉木为对照(CK),以生长优于本地杉木的6个杉木家系为对象,研究它们的生长性状、光合特征及其与氮(N)、磷(P)利用效率的内在关系。【结果】3号家系的株高和地径最大,显著高于CK、26和42号家系(P0.05);家系间的最大光合速率(P_(max))、表观量子效率(Q)、光呼吸速率(R_d)、光饱和点(L_(SP))和补偿点(L_(CP))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家系间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显著,26号家系最高,3号家系最低;家系间N、P养分含量及其光合利用效率的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生长性状与P_(max)、Q、叶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具有较高L_(SP)和较低R_d的家系,生长表现更好。N、P化学计量比特征表明幼龄期杉木的生长主要受N的限制,生长较差的家系采取保守的N、P利用策略。【结论】杉木生长性状不仅与净光合速率有关,更与光合总叶面积紧密相关,生长更好的家系对N、P养分需求量更大。综合来看,3、23和43号家系最为优良,可进一步从中筛选优良单株。

关 键 词:杉木  优良家系  光合性状  化学计量特征  氮磷利用效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