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根系互作对谷子和花生间作体系根际微生物碳代谢的影响
引用本文:邹晓锦,宫亮,冯良山,黄波,刘慧屿,吕有林,谭礼宁,孙占祥.根系互作对谷子和花生间作体系根际微生物碳代谢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3):159-168.
作者姓名:邹晓锦  宫亮  冯良山  黄波  刘慧屿  吕有林  谭礼宁  孙占祥
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61;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北京 100125;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5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21A20217);辽宁省民生科技项目(2021JH2/10200032);辽宁省重点研发项目(2019JH2/10200004);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23JH6/100100035);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XLYC2007041)。
摘    要:间作系统因其产量优势及生态功能在全世界都广泛应用,尤其是禾本科与豆科作物的优势组合,但该间作体系中作物根系互作对碳代谢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通过2年田间试验结合盆栽模拟根系分隔(根系无互作;根系部分互作;根系完全互作)方法,采用Biolog技术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谷子和花生籽粒产量、土地生产力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的影响。2017~2018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种间作模式下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尤其是谷子-花生2∶2模式LER于2018年达到1.36,表明禾本科作物谷子与豆科作物花生体系是具有产量优势的间作系统。室内盆栽研究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谷子的生物量与产量分别增加了49.0%和92.6%,花生则增加了11.1%和44.6%,谷子与花生的收获指数(HI)也显著增加。与完全分隔无根系互作相比,根系互作促进了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效率,谷子与花生根际微生物对31种碳源平均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9.6%和72.2%。土壤微生物对6大碳源种类的平均利用以糖类和氨基酸类为主,对酚酸类利用率最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间作与部分间作花生对根际土壤碳源利用率显著高于谷子与花生单作,而单作花生对碳源利用率最低。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土壤群落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禾本科作物谷子与豆科作物花生间作体系通过根系互作提高了生物量积累,促进了地下部根际微生物对底物碳源利用,增强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这对深入解读地下根系互作驱动的间作体系优势互补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禾本科  豆科  根系互作  碳源代谢特征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收稿时间:2022/2/17 0:00:00

Effects of interspecific root interactions on soil carbon metabolism in millet-peanut intercroppi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