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荒漠草原2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灌丛土壤养分“肥岛”效应
引用本文:刘学东,陈林,杨新国,赵伟,李学斌.荒漠草原2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灌丛土壤养分“肥岛”效应[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4):26-32,92.
作者姓名:刘学东  陈林  杨新国  赵伟  李学斌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宁夏大学科学技术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23;41101301;31260581);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413060)
摘    要:"肥岛"是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灌丛植被富集养分、维持自身生存的普遍现象,其对灌丛以及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2种不同植被类型灌丛的3种生境(冠下、冠缘和灌丛间地)的土壤进行采样、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1)柠条和油蒿灌丛均存在"肥岛"现象,主要在表层土壤(0~20cm)表现得最为明显,其土壤养分指标与灌丛间土壤的差异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2)从"肥岛"的空间尺度来看,油蒿"肥岛"的水平范围超出了本身冠幅覆盖区,而柠条"肥岛"相对小于本身冠幅覆盖区,其作用深度亦小于油蒿,体现了灌丛对土壤养分富集的物种效应;3)同一物种灌丛对土壤不同养分元素的富集作用有差异性。总体来说,研究区灌丛"肥岛"的发育具有明显的物种效应,相对柠条而言,油蒿灌丛土壤养分聚集效应更明显,其原因主要是油蒿灌丛低矮和茂密的冠层空间结构更利于凋落物的捕获与保存,较多凋落物的输入与土壤结构和养分间的正反馈机制加速了油蒿冠下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使其"肥岛"效应能达到更广、更深的空间范围。

关 键 词:灌丛植被  肥岛效应  富集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