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紫菜叶状体的细菌性红烂病研究 |
| |
作者姓名: | 严兴洪 黄林彬 周晓 李琳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高校水产养殖学E-研究院,上海,20009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
上海市E-研究院水产养殖学科特聘研究员项目
,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 |
| |
摘 要: | 本实验对发生在福建省平埠岛自然海区的野生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叶状体上的红烂病进行了研究。患病叶状体上存在大小不等、肉眼可见的圆形或亚圆形病斑,镜检发现病斑内存在大量铁锈红色的死细胞和少量已解离的发绿或发白死细胞。将患病叶状体与健康坛紫菜叶状体共培养3d后,后者也出现了相同的红烂病,表明该病是由传染性病原侵入引起的。从患病叶状体中分离到一种病原菌,能感染健康叶状体使其出现相同的病症。该病原菌具有分泌毒素和微弱的消化琼胶能力,经高压灭菌或煮沸后的病原菌液,其杀死紫菜细胞的能力比未处理的病原菌液增加了数倍,这说明该菌可能通过释放内毒素来杀死叶状体细胞。鉴于此病是由于病原菌侵入叶状体并释放内毒素杀死紫菜细胞,且死亡细胞呈铁锈红色,故将其命名为“坛紫菜细菌性红烂病”。[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313—322]
|
关 键 词: | 坛紫菜 叶状体 红烂病 病原菌 内毒素 坛紫菜 叶状体 细菌性 研究 Porphyra disease bacterial 命名 死亡 内毒素 处理 菌液 高压灭菌 能力 琼胶 消化 病症 感染 病原菌 分离 |
文章编号: | 1005-8737-(2008)02-0313-10 |
收稿时间: | 2007-08-02 |
修稿时间: | 2007-09-30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