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变化特点及其与取样方法的关系
作者姓名:贾利娟,  桑雪颖,  李慧娟,  吕世杰,  苏金梅,  乌兰,  刘红梅
作者单位:[1]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赛罕塔拉011200; [2]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3]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4]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不同类型草原区围封草地利用模式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创新基金“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现存量比较与模拟分析”
摘    要: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两种取样方法,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取样方法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在不同样方间的变化为4-17种/m^2。样线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9-10种/m^2,空间变化的结构比随样线长度的增加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在样线长度为1500m时最小,采用样线法取样时样线长度应该在1500m-2000m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11-12种/m2,样地法取样时结构比随样地面积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随样地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样地取样面积在6400m^2-8100m^2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会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获得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信息,更能够全面地反映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

关 键 词:荒漠草原  短花针茅  空间异质性  取样方法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