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南晚籼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引用本文: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华南晚籼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24(3):1-7.
作者姓名:廖亦龙  柳武革  王丰  刘迪林  孔乐  李金华  霍兴  付崇允  朱满山  曾学勤
作者单位: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2.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水稻穗粒数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2019A151501190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遗传改良研究室-华南稻区两系杂交稻”(CARS-01);
摘    要:本研究旨在揭示华南晚籼杂交稻叶片SPAD值一般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华南杂交水稻的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以华南地区生产上广泛应用的3个籼稻不育系和6个籼稻恢复系配置了18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分析不同发育阶段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杂种及其亲本叶片SPAD值移栽后呈逐渐下降趋势,于幼穗分化期(栽后43或50 d)达到最低点,始穗期(60 DAT)后快速下降。不同组合以及同一组合在不同发育时期叶片SPAD值存在较大差异。灌浆结实期至蜡熟期,‘荣丰A’、‘五丰A’、‘华占’和‘广恢308’及其相应组合叶片SPAD值下降较快,而‘明恢63’和‘桂99’及其相应杂交组合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SPAD值,并与亲本SPAD值一般配合力的动态变化相一致。除分蘖始期叶片SPAD值以特殊配合力为主外,达70.76%,其余发育阶段叶片SPAD值均以一般配合力起主导作用。杂种叶片SPAD值在生殖生长阶段的遗传力(21.90%~63.89%),显著高于其营养生长阶段的遗传力(8.02%~14.79%);其遗传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显性或/和...

关 键 词:杂交稻  SPAD值  一般配合力  遗传效应  动态变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