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灌水对黄淮冬小麦茎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引用本文:段国辉,田文仲,高海涛,杨洪强,张少澜,董中东,温红霞,吕树作,顾晶晶.不同灌水对黄淮冬小麦茎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4(5):1-8.
作者姓名:段国辉  田文仲  高海涛  杨洪强  张少澜  董中东  温红霞  吕树作  顾晶晶
作者单位:1.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2. 河南农业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洛阳综合试验站”(CARS-3-76);;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抗赤霉病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0110800);
摘    要:为了筛选节水品种,为品种生产种植提供管理指导,选取黄淮地区生产推广品种,在只施底肥(W0),底肥+拔节水(W1)和底肥+拔节水+孕穗水(W2)3种模式下,分析不同品种的株高及茎秆结构变化,产量构成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结果表明:(1)相对于W0,W1处理下品种株高、穗下节、倒2节和倒3节增加显著,以穗下节增幅最大,而基部节间变化不显著,W2较W1株高增高,各节间有增加但不显著。相对于W0,W2处理下‘周麦18’和‘洛麦28’株高增幅最大,分别增加36.49%和35.30%;W1、W2处理下‘郑麦129’基部节间长最大,生产上利用时应注意肥水管理防止倒伏;(2)相对于W0,W1处理下品种单株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显著,千粒重降低显著,产量增加显著。而相对于W1,W2...

关 键 词:灌水模式  黄淮地区  冬小麦  株高构成  产量结构  水分利用效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