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近红外检测模型建立及可靠性分析
引用本文:闫龙,蒋春志,于向鸿,杨春燕,张孟臣.大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近红外检测模型建立及可靠性分析[J].大豆科学,2008,27(5).
作者姓名:闫龙  蒋春志  于向鸿  杨春燕  张孟臣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8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
摘    要: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和食用油来源,目前常用的蛋白质和脂肪化学分析方法不仅操作步骤繁琐,而且籽粒粉碎而不能延续后代,在大豆品质改良的后代选育过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明确快速、简便、非破坏籽粒的近红外检测方法利用的可行性.利用4个建模样品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3个近红外大豆粗蛋白、粗脂肪籽粒检测模型和1个粉末检测模型.通过重新采集8个不同蛋白质和油份含量的大豆样品检测分析,并送检权威检测部门进行化学分析比较,分析近红外检测的可靠性.通过稳定性、一致性等分析表明,合适的建模样品集是正确建模的前提,在所建3个籽粒模型中,以含415个大豆材料的样品集所建模型(M6)可靠性最好;分析结果还表明,近红外检测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一致,在需要保存籽粒完好的大豆杂交分离世代或大量样品检测时,用近红外检测代替化学分析是可行的.

关 键 词:大豆  近红外  蛋白质  脂肪

Development and Reliability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S)Models of Protein and Oil Content in Soybean
YAN Long,JIANG Chun-zhi,YU Xiang-hong,YANG Chun-yan,ZHANG Meng-chen.Development and Reliability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S)Models of Protein and Oil Content in Soybean[J].Soybean Science,2008,27(5).
Authors:YAN Long  JIANG Chun-zhi  YU Xiang-hong  YANG Chun-yan  ZHANG Meng-che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