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素添加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氮素转化特征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郭媛 李宜联 郭策 贺秀娟 赵兴敏 王鸿斌 隋标 |
| |
作者单位: | 1.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0118;2. 乌鲁木齐京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 83002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201);吉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00503004SF) |
| |
摘 要: | 以吉林省典型黑土区的玉米、果树、森林、水稻和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氮素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中的形态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施加氮肥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黑土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铵态氮含量差异不显著,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对于施加尿素的处理而言,S2(129.82 mg/kg)和C2(138.01 mg/kg)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G2(111.89 mg/kg)和D2(105.35 mg/kg),且Y2(126.92 mg/kg)显著高于D2。对于施加磷酸二铵的处理而言,各土壤硝态氮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3(160.23 mg/kg)>Y3(150.00 mg/kg)>S3(140.12 mg/kg)>G3(133.45 mg/kg)>D3(126.70 mg/kg),且C3和Y3显著高于G3和D3。土壤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分别与土壤C/N,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呈显著负相关。整个培养期间,Y、G、C和D土壤平均NMR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处理2>处理3>CK处理,S土壤平均NMR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处理3>处理2>CK处理。Y、G和D土壤平均NR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处理2>处理3>CK处理,S和C土壤平均NR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处理3>处理2>CK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对黑土氮素转化特征有重要影响。
|
关 键 词: | 黑土 土地利用方式 尿素 磷酸二铵 铵态氮 硝态氮 矿化速率 硝化速率 |
收稿时间: | 2020-06-1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