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节期光强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机理 |
| |
作者姓名: | 李晓娟 梁开明 钟旭华 田卡 彭少兵 黄农荣 潘俊峰 刘彦卓 |
| |
作者单位: | 1. 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华中农业大学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 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640;3. 华中农业大学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
| |
基金项目: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S2012020011043);863计划(2014AA10A60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50800014,粤科规财字[2014]208号)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拔节期光强对水稻Oryza sativa L.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人工气候箱光强控制试验,在基部第1、第2、第3节间伸长期及第1~3节间伸长期进行不同光强处理,测定水稻茎秆倒伏指数和基部节间的形态和材料力学性状。【结果】倒伏指数随着光强增加显著下降。在第1~3节间伸长期连续用中、高光强处理,茎秆倒伏指数比低光强处理降低34.8%~73.9%。倒伏指数与节间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和节间充实度呈显著负相关。第2节间伸长期是茎秆抗倒伏能力对光强反应最敏感的时期。光强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有累积效应。第1~3节间伸长期连续处理条件下,倒伏指数和多数形态、材料力学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单个节间伸长期处理。【结论】节间长度、茎壁厚度和节间充实度是影响茎秆抗倒伏性的关键因子。光强改变了节间长度、单位体积节间干质量和茎壁厚度等形态特性,进而影响茎秆抗折力和弯曲力矩等材料力学性状,最终影响水稻抗倒伏能力。
|
关 键 词: | 水稻 倒伏指数 光强 形态性状 材料力学性状 |
收稿时间: | 2017-01-20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