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小麦品种发芽期水分胁迫生理响应机制研究
引用本文:孙常青,屈非,王晋,韵晓冬,孙丽,郭志利.不同小麦品种发芽期水分胁迫生理响应机制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8(10).
作者姓名:孙常青  屈非  王晋  韵晓冬  孙丽  郭志利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太原学院外语系
摘    要:采用19.2%的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24 h,比较了2个小麦品种运旱20410(耐旱品种)和临远3158(水地品种)在发芽期芽和根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发芽期水分胁迫24 h后,运旱20410芽与根的相对电导率比对照分别增加了3.38%和6.72%,临远3158芽和根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75%和21.58%;运旱20410芽和根中的丙二醛含量也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9.80%和52.27%,临远3158芽和根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4.70%和25.58%;而且2个小麦品种芽和根中的脯氨酸含量在水分胁迫下均大幅增加,运旱20410分别达到未胁迫的5.51倍和5.80倍,而临远3158也为未胁迫的3.24倍和1.85倍。与水地品种临远3158相比,旱地品种运旱20410的脯氨酸积累更迅速,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的增加量相对也更少,干旱胁迫对该品种细胞膜破坏性相对更小,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更强,更加耐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