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添加对白羊草土壤不同碳组分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刘鸿飞 薛萐 王国梁 辛奇 刘国彬 |
| |
作者单位: |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
| |
基金项目: | 中科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XAB2015A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510 |
| |
摘 要: | 大气氮沉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为更好地了解氮沉降增加对草地土壤质量的影响,2013年7月,以白羊草(Bothrichoa ishaemum)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构建白羊草种群小区,在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人工干旱大厅进行模拟氮沉降的控制试验。本试验设置了裸地(LD)、对照(N0)和3个氮(尿素)添加处理,依次为2.5 g·m-2·year-1(N2.5),5.0 g·m-2·year-1(N5.0)和10 g·m-2·year-1(N10.0),探讨了氮沉降对白羊草群落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易氧化有机碳(OC)各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2.5)氮添加提高了白羊草土壤TOC含量,高浓度(N10.0)氮添加降低了土壤TOC含量;氮添加降低了白羊草土壤Cactive(活性碳组分)/TOC比例,增加了Cpassive(惰性碳组分)/TOC比例;在N5.0和N10.0氮添加水平,Cpassive/TOC趋向于达到50%;土壤活性系数随氮添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所述,随着氮添加浓度增加土壤Cactive与Cpassive含量趋于平衡,土壤碳库更加趋于稳定。
|
关 键 词: | 氮沉降 白羊草 土壤有机碳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组分 |
收稿时间: | 2015-08-18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草地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草地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