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刺粉虱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
| |
引用本文: | 邱忠莲,袁洪刚. 黑刺粉虱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J]. 茶叶, 2001, 27(2): 45-45 |
| |
作者姓名: | 邱忠莲 袁洪刚 |
| |
作者单位: | 山东省日照市农业局经作站;山东省日照市茶叶试验研究站 |
| |
摘 要: | 1994年黑刺粉虱传入日照市。近几年来,黑刺粉虱已在该市茶园中普遍发生,并上升成为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 1 黑刺粉虱大发生的原因 1.1 气候因素 70、80年代,日照市冬季气温较低,茶树经常遭受冻害,仅1976年至1983年,就发生了三次大冻害,冬季低温抑制了黑刺粉虱的发生。近十几年来,冬季气温偏高,给黑刺粉虱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人为因素 1993年至2000年是日照市茶园面积大发展的时期,每年都要从南方茶区调入大量的茶籽、茶苗,由于忽视了检疫工作,使大量的黑刺粉虱随种苗传入日照茶区。 2 发生规律 据日照市茶试站观测,黑刺粉虱在我市一年发生3~4代,以卵或幼虫在茶树中下部叶片背面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蛹大量羽化,1~3代成虫分别在6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9月下旬盛发;卵分别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大量出现;卵孵化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上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上中旬。黑刺粉虱第一代发生整齐。
|
关 键 词: | 黑刺粉虱 发生原因 防治技术 危害 茶树 气候因素 人为因素 发生规律 |
文章编号: | 0577-8921(2001)02-045-01 |
修稿时间: | 2001-01-19 |
Pestilence of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and its control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