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陕西关中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引用本文:商鸿生,王树权,陆和平.陕西关中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3):27-36.
作者姓名:商鸿生  王树权  陆和平
作者单位: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摘    要:赤霉病是我国最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南方稻麦两熟、三熟地区,但七十年代以来,黄河中下游小麦玉米两熟地区小麦穗腐也相当严重。以陕西关中为例,历史上并无小麦赤霉病发生,1958年和1959年局部地区曾一度流行。此后,由于栽培制度的改变,品种的更替和施肥水平的提高,以及水浇地的扩大逐渐成为一种多发性病害。1963、1964和1972——1976年都有较大流行。即使非流行年,渭河两岸低湿田块发病仍然较重。小麦玉米两熟地区生态条件与长江中下游稻麦复种地区截然不同,因而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也必然不同,但迄今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报导。根据陕西15个发病县分离菌株的鉴定结果,小麦赤霉病病原菌主要是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