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河流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关键影响因子识别 |
| |
作者姓名: | 郝韵 尚光霞 丁森 李小璇 于明乔 徐丽 张远 高欣 |
| |
作者单位: | 辽宁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80630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No.2020YSKY-003). |
| |
摘 要: | 开展湟水河干支流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为湟水河水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于2020年9月对湟水河流域25个样点进行了样品采集和调查,了解湟水河全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识别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共采集并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09(属)种;依据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性,湟水河25个样点在空间上可以分为3组:第1组样点主要分布在中上游支流,该组指示物种为朝大蚊属1种(Antocha sp.);第2组样点分布比较广泛,中上游干、支流均有,该组的指示物种为四节蜉属1种(Baetis sp.);第3组样点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干流,该组指示物种为瑞士水丝蚓(Limnodrilus helveticusi)。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度、香农威纳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四节蜉属1种和瑞士水丝蚓的相对丰度在上下游和干支流之间的空间差异性较大。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栖息地质量、电导率、亚硝态氮、总磷、浊度和水深是影响湟水河大型底栖动物的关键环境因子。湟水河水生态保护应当更多地关注次生盐化和营养盐污染,加强治理上游过度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
|
关 键 词: |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空间分布 指示物种 环境因子 湟水河 |
收稿时间: | 2021-10-21 |
修稿时间: | 2021-11-26 |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态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