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雷竹生态系统植物固碳效益及其动态变化
引用本文:王 移,梁 音,曹龙熹,卢慧中,袁久芹,陈 玲.雷竹生态系统植物固碳效益及其动态变化[J].土壤,2015,47(2):329-333.
作者姓名:王 移  梁 音  曹龙熹  卢慧中  袁久芹  陈 玲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70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101253)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ISSASIP1116)资助
摘    要:雷竹是我国南方地区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竹种,具有较好的固碳增汇潜力。本文选取6种不同林龄的雷竹林地开展样方调查和采样分析,系统地探讨了雷竹林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固碳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雷竹林地立竹密度和平均胸径在1~6年内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而6年以上林龄的立竹密度则呈下降趋势,平均胸径的增幅也趋缓。雷竹各器官的平均含碳率排序为竹杆(423 g/kg)竹枝(412 g/kg)竹叶(385 g/kg)竹根(363 g/kg)。竹林地上部分杆茎和枝叶是主要的植物储碳源,占储碳总量的70%以上,其中杆茎的碳储量最大且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趋势最为显著。竹林植物总固碳量在3~6年时段内的增加速度最快,其余时段增速较缓,10年以上林龄的雷竹植物固碳量趋于稳定。

关 键 词:雷竹  碳储量  生物量  动态变化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Efficiency and Dynamic of Phyllostachys praecox Ecology System
WANG Yi,LIANG Yin,CAO Long-xi,LU Hui-zhong,YUAN Jiu-qin,CHEN Ling.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Efficiency and Dynamic of Phyllostachys praecox Ecology System[J].Soils,2015,47(2):329-333.
Authors:WANG Yi  LIANG Yin  CAO Long-xi  LU Hui-zhong  YUAN Jiu-qin  CHEN Ling
Institution:Key Laboratory of Soil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Remediation,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bstract:
Keywords:Phyllostachys praecox  Carbon storage  Biomass  Dynamic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