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胁迫对皱纹盘鲍生理和生化活动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姜娓娓 方建光 李加琦 蒋增杰 毛玉泽 杜美荣 高振琨 陈琼琳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7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8) |
| |
摘 要: | 为探讨温度胁迫下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响应机制,采用室内控温实验,通过设置4个温度梯度(5℃、10℃、20℃和25℃),设计温度骤变处理组(皱纹盘鲍从15℃暂养温度直接转移至各实验温度)和温度缓变处理组(0.5℃/12 h),分析温度剧烈变化和温度缓慢变化对皱纹盘鲍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及其差异性;并对高温和低温处理下皱纹盘鲍消化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SZ)活性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组织(血细胞和肌肉组织)中Cu/Zn–SOD基因的表达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皱纹盘鲍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海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0℃达到最高值;25℃骤变处理组与缓变处理组耗氧率和排氨率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5℃和10℃骤变处理组皱纹盘鲍氧氮比(O/N)同缓变处理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高温胁迫后的3 h,消化腺中SOD、CAT和LSZ活性达到最高,而ACP活性在胁迫6 h后达到最高(P0.01);低温胁迫显著降低皱纹盘鲍LSZ的活性,于胁迫9 h后达到最低(P0.01)。不同温度胁迫下,皱纹盘鲍血细胞和肌肉组织中Cu/Zn–SO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表现上调,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本研究表明,温度胁迫能显著影响皱纹盘鲍的生理和生化活动,这将有助于探讨皱纹盘鲍夏季高死亡率的原因,为皱纹盘鲍健康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关 键 词: | 皱纹盘鲍 温度 生理和生化活动 Cu/Zn–SOD基因 |
修稿时间: | 2017-03-07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