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K基因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复制和转录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李俊,张婷,张媛媛,全滟平,舒特俊,聂作明,于威. 39K基因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复制和转录的影响[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 0(3): 416-425. DOI: 10.3969/j.issn.1674-7968.2016.03.013 |
| |
作者姓名: | 李俊 张婷 张媛媛 全滟平 舒特俊 聂作明 于威 |
| |
作者单位: |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省家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No.2011AA100603)和浙江理工大学521人才培养计划 |
| |
摘 要: | 39K同源基因存在于所有鳞翅目昆虫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其编码产物为一种磷蛋白.迄今的研究表明,39K基因与病毒基因表达调控有关,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 39K基因对病毒复制和转录的具体调控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Red重组技术和Bac-to-Bac系统分别敲除和回补39K基因,构建了39K缺失型病毒39K-ko-Bacmid和修复型病毒39K-re-Bacmid,并分别转染家蚕(Bombyx mori)细胞系BmN细胞,发现二者均能产生具有感染活力的病毒粒子,表明39K基因不是BmNPV复制的必需基因,但是该基因的缺失可显著降低病毒滴度.进一步利用qPCR发现,39K基因缺失对病毒基因组早期基因组的复制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后期会降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水平,并导致病毒各时期基因转录水平的极显著下降(P<0.01).为了进一步了解39K基因对BmNPV极晚期基因多角体启动子的表达调控作用,本研究构建了由BmNPV多角体启动子驱动的萤火虫萤光素酶和家蚕胞质肌动蛋白A3启动子驱动海肾萤光素酶的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通过定量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证明了39K基因对多角体启动子具有显著的负调控作用.综上所述,可知39K基因不是BmNPV复制的必需基因,但该基因的缺失可显著降低病毒各时期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导致多角体基因启动子的启动活性增强.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了解BmNPV 39K基因对病毒基因组复制、转录的影响奠定基础,同时也将为家蚕杆状病毒(Bombyx mori baculovirus)表达系统高效转录机制的研究提供资料.
|
关 键 词: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 39K基因 基因敲除 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 多角体基因启动子 |
Effects of 39K Gene on Virus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of 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 39K gene Gene knockout 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system Polyhedral gene promoter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