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种基于无缝克隆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方法
引用本文:钱月忠,郝雪敏,史翠萍,陈琴,何玉龙,陈健.一种基于无缝克隆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方法[J].蚕业科学,2017,43(2):275-281.
作者姓名:钱月忠  郝雪敏  史翠萍  陈琴  何玉龙  陈健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省家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省家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省家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省家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省家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省家蚕生物反应器和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8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生物学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项目;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
摘    要:一些病毒复制过程涉及到断裂双链DNA的修复,主要有同源重组和非同源的末端连接2种修复形式。基于这种修复机制建立了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的无缝克隆方法,采用该方法构建重组病毒的2个主要元件是:线性化的复制缺陷型杆状病毒载体和重组拯救DNA片段。杆状病毒载体经Bsu36Ⅰ酶切后产生2个末端,即切短了的orf1629 3'末端和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末端。其中,含克隆目的基因的重组拯救DNA片段通过同源臂同源重组修复病毒载体orf1629缺失的3'端序列,并通过细胞内的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细菌人工染色体片段(BAC)Kanr末端,从而使载体环化产生重组杆状病毒。应用该方法构建重组杆状病毒无需构建重组载体,无需进行重组后筛选,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关 键 词:无缝克隆  线性化  重组杆状病毒  复制缺陷  重组拯救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