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虹鳟致病性杀鲑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因子的检测
引用本文:叶海斌,王勇强,盖春蕾,许拉,于晓清,樊英,王晓璐,李乐,刁菁.虹鳟致病性杀鲑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因子的检测[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8(4):435-443.
作者姓名:叶海斌  王勇强  盖春蕾  许拉  于晓清  樊英  王晓璐  李乐  刁菁
作者单位:1.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山东 青岛266104;2. 山东省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4;3. 日照市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250000
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CYJS04A01-3;2018GHY115033),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7YY15)
摘    要:为研究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致病性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的致病机理,利用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患皮肤溃疡病的虹鳟病灶处分离纯化获得1株优势菌株RBWF-1,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RBWF-1对虹鳟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5.5×10~6CFU/m L;通过对菌株RBWF-1 16S r DNA基因序列扩增、测序及Blast对比,发现其与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Asalmonicida subsp.masoucida菌株NBRC 13748及无色亚种A.salmonicida subsp.achromogens菌株NCIMB 1110的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一致性均为99.6%;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RBWF-1与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salmonicida subsp.salmonicida、杀日本鲑亚种、无色亚种和史氏亚种A.salmonicida subsp.smithia聚为一支;为进一步明确菌株的分类地位,利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传统生理生化试验对菌株RBWF-1各项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经对比,与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吻合度最高,因而判断该分离株为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同时,对分离菌株的气溶素、溶血素、封闭带毒素、DNA酶、丝氨酸蛋白酶、磷脂酶、S层蛋白7个毒力相关基因进行了PCR检测,检测结果均呈阳性;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菌株RBWF-1胞外产物具有蛋白酶、淀粉酶、脂酶、DNA酶和溶血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虹鳟养殖过程中杀鲑气单胞菌的感染特征、分类鉴定和疫苗研制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参考。

关 键 词:虹鳟  杀鲑气单胞菌  致病性  毒力因子  胞外产物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virulence factor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Aeromonas salmonicida from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Authors:YE Hai-bin  WANG Yong-qiang  GAI Chun-lei  XU La  YU Xiao-qing  FAN Ying  WANG Xiao-lu  LI Le  DIAO J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