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建设促进草原灭鼠工作向生态治理方向转变 |
| |
作者姓名: | 杨东生 赵新春 |
| |
作者单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乌鲁木齐,830001 |
| |
摘 要: | ![]() 鼠类破坏草地,危害成灾,是造成草地严重退化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草地经营管理粗放的结果,而投入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每年灭鼠工作只能在小范围重点区域(占发生面积的20% ̄25%左右)内进行,没有从根本上加以消灭与制止,至今危害猖獗。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类作为一类重要消费者,与环境中其他成员同处于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任何环境成员的急剧变动必然直接或间接地牵动鼠类的变化。过度放牧因素导致鼠害加剧,更造成了草场的严重退化。因此,对于主要依靠自然因素调节而提供再生资源的草原类型,其鼠害治理的基本策略应着眼于…
|
关 键 词: | 灭鼠工作 工程项目建设 天然草原 生态治理 退牧还草 鼠害治理 草原生态系统 经营管理 发生面积 相互制约 |
文章编号: | 1003-4889(2006)03-0059-03 |
收稿时间: | 2006-02-06 |
修稿时间: | 2006-02-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