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猪伪狂犬病病毒安徽分离株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
摘    要: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安徽分离株的毒力特征,研究以小鼠为动物模型,对13株PRV安徽分离株(代号为AH1601~AH1604、AH1701~AH1704、AH1801~AH1805)进行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学观察、各组织脏器的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13株PRV对小鼠的LD_(50)在10~(2.569)~10~(5.167)TCID50之间,其中AH1802和AH1803的LD_(50)最低,分别为10~(2.569)TCID50和10~(2.833)TCID50。病理剖检可见攻毒小鼠的肝、脾、肺、肾、脑等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肿大,对照组无异常;病理组织HE检查13株PRV引起小鼠各组织脏器的病变存在差异,以AH1802和AH1803引起的病变最为严重。13株PRV安徽分离株在小鼠各组织脏器中的病毒载量存在差异,其中AH1802和AH1803在脑、肝脏、脾脏中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他11株(P0.05),AH1802和AH1703在肺脏中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他11株(P0.05),AH1601在肾脏中的病毒载量最高,AH1703、AH1704和AH1804在脑和肺脏中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肝脏、脾脏和肾脏。结果表明,13株PRV安徽分离株对小鼠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但来源于不同地区的各毒株之间对小鼠的致病力呈现不同。此研究丰富了安徽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资料,为深入研究PRV安徽分离株的抗原性奠定基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