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病原菌非编码小RNA的致病调控功能研究
引用本文:孟霞,王亨,朱国强.病原菌非编码小RNA的致病调控功能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1,33(9).
作者姓名:孟霞  王亨  朱国强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374、30771603、31072136); 江苏省属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08KJA230002); 科技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ZX08006-004B)
摘    要:细菌非编码小RNA (Small non-coding RNA)是一类长度为40个~500个核苷酸,在基因组中被转录但是不编码蛋白质的一类RNA分子,简称sRNA1].最新研究表明,sRNA作为新发现的基因调节子,可促进病原菌快速调整自身的基因表达和生理特征,在适当的时候表达毒力基因,并在宿主强加的细胞内环境中生存,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在病原菌的致病性上发挥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2].sRNA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包括病原菌的染色体中,有些存在于质粒中.与mRNA、tRNA、rRNA不同,大多数sRNA位于两个编码蛋白基因之间的非编码区(Intergenic region,IGR),即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frame,ORF)之间,根据sRNA的转录方向,可分为顺式编码和反式编码的反义RNA.还有一些sRNA是从mRNA的5′或3′非翻译区域剪切下来的3].sRNA作为一种有效的调节分子可执行多种调控功能,例如sRNA可直接感应温度、pH值、氧气浓度和营养条件等环境信号,通过位于同一转录单位的编码序列上游的调控区域调节下游编码序列的翻译起始 4].多种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中均发现许多与致病调控相关的sRNA5].根据国内外病原菌sRNA的研究,本文对病原菌sRNA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及其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做一概述.

关 键 词:致病性  调控基因表达  鼠伤寒沙门氏菌  外膜蛋白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  调控因子  毒力基因  病原菌  大肠杆菌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