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承载潜力和承载量评价——以湖南省“3+5”城市群为例 |
| |
作者姓名: | 覃事娅 |
| |
作者单位: |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长沙410004 |
| |
基金项目: | 项目名称: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3+5’新型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利用及其结构优化研究”(12JD01) |
| |
摘 要: | 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潜力和承载量是衡量城市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大小的重要指标.从耕地承载力、建设用地承载力和生态用地承载力3个层面选择指标,分别构建土地综合承载潜力和现实承载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南省“3+5”城市群的8个城市分别进行土地综合承载潜力和现实承载量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娄底市的土地现实承载量超过了土地综合承载潜力,其比值为1.383 8,为超载区;2)益阳、长沙、株洲、衡阳这些城市的土地现实承载量已非常接近甚至达到了土地综合承载潜力,其比值分别为1.022 8、0.951 0、0.923 8、0.920 4,为满载区;3)岳阳和常德这2个城市的土地资源还可承载部分人类经济活动,土地现实承载量与土地综合承载潜力比值分别为0.867 6和0.854 7,为尚可承载区;4)湘潭市的土地现实承载量相对土地综合承载潜力而言最低,其比值为0.685 5,为可承载区.针对不同的承载情况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提高承载潜力或降低承载量的措施,这将对促进区域土地与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 键 词: | 土地综合承载潜力 土地综合承载量 城市群 湖南省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