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台湾海峡南部条尾绯鲤生态学参数变化特征
引用本文:卢振彬,杜建国.台湾海峡南部条尾绯鲤生态学参数变化特征[J].水产学报,2008,32(3):362-368.
作者姓名:卢振彬  杜建国
作者单位:1.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2
2.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福建省重点试验室,福建,厦门,361005
基金项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科研项目 , 海洋生物多样性项目
摘    要:为了评估台湾海峡南部条尾绯鲤的种群资源现状,2000-2002年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船采集的条尾鲱鲤样品,进行其种群结构和生长与死亡的研究,并与1977、1994年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探讨种群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条尾鲱鲤渔获群体叉长范围65~169mm,优势叉长组101~130mm,平均116.3m.体重范围6~86g,优势体重组21~40g,平均34.4g.年龄范围0~5龄,优势年龄组1龄,平均年龄1.12龄.渐近叉长L∞为182.73mm、渐近体重W∞为131.42g、生长速率K为0.4204、t0为-1.0424、体重生长拐点tr为1.5933.总死亡系数Z为2.1077,自然死亡系数M为1.0677,捕捞死亡系数F为1.0400,开发比率0.4934.与1977比较,1994年发生了种群结构趋于简单化、个体趋于小型化、低龄化和生长参数L∞和W∞趋小,生长速率K增大,拐点tr提前及初次性成熟提早等明显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种群资源基础处于最脆弱时期.2002年与1994年比较,虽然渔获个体有所增大,生长速率K有所下降,初次性成熟叉长略有加大,资源基础稍有好转,然而体重生长拐点tr继续提前,捕捞死亡系数还在加大,开发比率仍然较高,各项生态学参数与1977年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表明资源仍处于脆弱阶段,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种群生态学参数的变化与该渔场的底拖网渔业投入量和产出量的变化相吻合,尤其1994年以来捕捞强度和渔获量不断加大,而且大量捕捞幼鱼,已对资源造成较大的压力,生态学参数趋向种群脆弱的变化是必然的.因此必须强化对渔业及资源的管理力度,以剩余产量模式估算的底拖网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6.94×104t和最大可持续捕捞力量为2180艘福建标准单拖渔船及条尾绯鲤最小可捕标准91.67mm、16.89g进行管理.以求条尾绯鲤等底层、近底层鱼类资源得以明显恢复,实现底拖网渔业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条尾绯鲤  种群结构  生态学参数  台湾海峡南部
文章编号:1000-0615(2008)03-0362-07
收稿时间:2007/6/25 0:00:00
修稿时间:9/7/2007 12:00:00 AM

Vari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parameters of Upeneus bensasi in southern Taiwan Strait
luzhenbin and Du Jianguo.Vari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parameters of Upeneus bensasi in southern Taiwan Strait[J].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2008,32(3):362-368.
Authors:luzhenbin and Du Jianguo
Institution:Fujian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Abstract:
Keywords:Upeneus bensasi (Temminck et Schlegel)  population structure  ecological parameter  southern Taiwan Strait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