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遗传势及其对繁制种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孙祎振,刘玉芬.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遗传势及其对繁制种产量的影响[J].种子科技,2003,21(3):160-161.
作者姓名:孙祎振  刘玉芬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系,北京,102206
摘    要:经试验分析证明,玉米果穗上不同部位的籽粒具有不同的遗传势,对自交和杂交后代的产量性状影响很大。以中部和中部杂交后代产量最高,较群体平均值提高34.5%。不同遗传势的玉米籽粒混合扩繁,可以造成自交系退化。建议采用玉米果穗中、下部的籽粒作为自交和杂交用种,以大幅度提高自交系和杂交种产量。

关 键 词:玉米  果穗  部位  籽粒  遗传势  种子产量  制种  品种退化
文章编号:1005-2690(2003)03-0160-02
修稿时间:2003年1月24日

Influence of Maize Spike of Different Part Seed Heredity on Production Outpu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