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施用棉花秸秆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作者姓名:刘宏元  张爱平  王永生  杨世琦  邢磊  杨正礼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834)。
摘    要:以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施肥的情况下,研究了4种不同剂量棉花秸秆生物质炭[CK、C1(2.25 t/hm2生物质炭)、C2(4.5 t/hm2生物质炭)、C3(9.0 t/hm2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CH4、N2O)通量的影响,结合作物产量评估了不同处理对全球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不能显著影响土壤CH4的累积排放量。在夏玉米季,仅C2和C3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7.19%和48.58%;在冬小麦季,添加生物质炭处理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N2O的排放,达24.26%~48.02%。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NH4+-N含量是土壤N2O排放通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夏玉米季,C2和C3处理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分别达9.46%和10.99%;在冬小麦季,仅C3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小麦产量,达7.13%。添加4.5 t/hm2和9 t/hm2的生物质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而添加2.25 t/hm2的生物质炭处理仅在冬小麦季可以显著降低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综上所述,将棉花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炭用于华北平原农田,既能增加作物产量,又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关 键 词:生物质炭  华北平原  温室气体  综合增温潜势  温室气体强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