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红三叶根际溶磷菌株分泌有机酸与溶磷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引用本文:李海云,姚拓,张榕,张洁,李智燕,荣良燕,路晓雯,杨晓蕾,夏东慧,罗慧琴.红三叶根际溶磷菌株分泌有机酸与溶磷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8,27(12):113-121.
作者姓名:李海云  姚拓  张榕  张洁  李智燕  荣良燕  路晓雯  杨晓蕾  夏东慧  罗慧琴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10
基金项目:甘肃省草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支撑项目(GCLM2016006)和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GNSW-2016-36)资助。
摘    要:为初步探究红三叶根际溶磷菌株分泌有机酸与溶磷能力的相关性。利用改良PKOC2液体培养基对筛选自红三叶根际的4株优良溶磷菌进行液体培养,采用钼蓝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监测溶磷菌培养期间发酵液pH、溶磷量及分泌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菌株MHS7、MHS27、MHS30和MHS49均能分泌乳酸、草酸、苹果酸、富马酸和丁二酸,其中菌株MHS30还能够分泌酒石酸;菌株MHS7溶磷量与pH呈负相关(P>0.05);菌株MHS27溶磷量与pH呈正相关(P>0.05),与分泌乳酸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菌株MHS30溶磷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分泌有机酸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分泌酒石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菌株MHS49溶磷量与分泌丁二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各菌株分泌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溶磷菌的溶磷量与总有机酸量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有效磷增量并不完全由总有机酸量来决定,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对溶磷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菌株溶磷能力与其分泌的有机酸种类和含量之间的关系存在多样性,不同溶磷菌株存在不同的溶磷途径。

关 键 词:溶磷菌  溶磷量  有机酸  相关性
收稿时间:2018-01-25
修稿时间:2018-04-27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