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蒙古草原带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
引用本文:刘永江,刘新民,郭砺,阿拉坦其其格.内蒙古草原带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1999(3):2.
作者姓名:刘永江  刘新民  郭砺  阿拉坦其其格
作者单位:1. 内蒙古教育学院生物系,呼和浩特,010010
2. 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呼和浩特,010021
3.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民族中学,011200
基金项目: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基金,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内蒙古科技厅资助项目 
摘    要:传统通用的土壤动物的分离方法困惑着草原、荒漠、沙地土壤动物的研究,土壤动物分离盒的使用解决了漏沙、漏土的难题.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与分布特征在草原带具有代表性;不同类型的草原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密度、优势类群、生物量有各自的特异性.各优势类群,尤其鞘翅目昆虫、线蚓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草场退化的生物指标;对17种拟步甲科昆虫在荒漠化草原、退化草原、典型草原中的分布进行了比较,认为也可作为草原退化的生物指标.天然与实验放牧条件下,随牧压加强土壤动物各综合多样性指数与牧压呈负关联,出现优势类群单调与多样性、均匀性、种的丰富度降低的趋势,但密度、生物量降低不明显.定量放牧(4~8只羊/hm2)与自然放牧(轻中牧压)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相似.火生态因子对表聚性及地表自由生活的土壤动物直接致死作用明显,间接影响线蚓及鞘翅类等土壤动物密度;火烧后膜翅类、鞘翅类恢复较快、螨类则较慢;小面积火烧后经竞争新空间约3年可形成新的动态平衡.

关 键 词:内蒙古草原  土壤动物  生物多样性
修稿时间::1999-03-0

The Study on Soil Animal Ecology in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Institution:LIU Yong-jiang, LIU Xin-m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