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萝卜雄性不育系选育及遗传机制的研究
引用本文:何启伟,石惠莲.萝卜雄性不育系选育及遗传机制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7,20(2):26-33.
作者姓名:何启伟  石惠莲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摘    要: 1975年在中国萝卜(Raphanus sativus L.)上发现雄性不育株后,采用测交、连续回交和父本株自交的方法,已先后育成了77-01A(白皮),7416A(绿皮)、64A(红皮)、01-11A(绿皮)等不同类型的雄性不育系,用于F#-1的种子生产。在测交过程中,发现不同品种对雄性不育性的保持能力差异显著。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萝卜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属于核、质互作控制类型,细胞核内有两对ms基因,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Sms#-1ms#-1ms#-2ms#-2,保持系的基因型为Nms#-1ms#-1ms#-2ms#-2。初步证明,国内的48A、4-01A、青A、7416A等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是相同的。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萝卜雄性不育系的转育方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