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株Serratia sp.PW7不同定殖方式对黑麦草中芘污染去除及其内生菌群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李爽 左尚武 王万清 王金嵩 权成伟 朱雪竹 |
| |
作者单位: |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5,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天津 301830,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514);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领域项目(17295810600);南京农业大学SRT(1613C28) |
| |
摘 要: | 为探究功能植物内生细菌对植物体内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去除以及机理,选择芘为多环芳烃代表、黑麦草为修复植物,采用水培体系检测内生细菌Serratia sp.PW7定殖对黑麦草体内可培养内生细菌群落和芘污染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PW7能够高效定殖在黑麦草根(5.87~7.63 lg CFU·g-1)和茎叶(3.49~4.97 lg CFU·g-1)中,促进植物生长和芘的去除,改变黑麦草体内内生菌群结构,提高黑麦草体内可培养细菌总数和多样性。内生细菌定殖对植株生长与芘去除的促进作用与菌株定殖效率正相关。比较浸根和浸种两种定殖方式,浸根具有较高的定殖效率与降芘效益,还可促进植物生长。浸根定殖后,黑麦草生长量提高了18.5%~28.0%,植株体内芘浓度降低35.7%~44.2%;同时,浸根处理的黑麦草在高浓度芘污染下,根中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均匀度达到试验中的最高值(H=2.22,J=0.865)。芘污染条件下,功能菌定殖可改变植株体内优势种,定殖后黑麦草根中Serratia属成为绝对优势属,Pantoea属、Erwinia属(高浓度)和Micrococcus属次之;茎叶中优势属Microbacterium属不变,另一优势属由Chryseobacterium属变为Pantoea属(低浓度)、Pseudomona属和Sphingobacterium属。体外芘降解实验证明,有7株优势内生细菌15 d芘降解率超过55%。实验结果表明,功能菌株PW7可通过定殖提高植株体内内生细菌多样性及改变其优势种群来降低植物体内芘污染。
|
关 键 词: | 芘 功能内生细菌 定殖 内生细菌种群 |
收稿时间: | 2017-12-26 |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