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多情景模拟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引用本文:孟 霖,郭 杰,欧名豪,李昆鹏.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多情景模拟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土壤,2018,50(5):1032-1040.
作者姓名:孟 霖  郭 杰  欧名豪  李昆鹏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大明湖街道瞬井社区委员会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74086;7177408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项目(2015ZSTD004)和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KYLX15_0540)资助。
摘    要:城镇建设用地多情景模拟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扬州市为例,以2005年、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训练数据,借助景观安全格局与ANN-CA模型模拟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趋势,并利用城镇建设用地转移矩阵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2013—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情景下的城镇建设用地模拟扩张占用其他景观规模不同,但均占用农村居民点规模最多,其中,惯性发展情景下,模拟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以布局在低景观安全格局为主,占用耕地、水域、林地规模较高;基本保障情景下,模拟新增的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布局在中景观安全格局区域,较惯性发展情景占用耕地规模增加,占用水域、林地规模减少;与惯性发展情景、基本保障情景相比,最优保护情景下占用耕地规模略高但集中于高景观安全格局区,新增占用水域规模、林地规模降低。(2)不同情景下的景观格局也存在差异,惯性发展情景下,景观格局变化一定程度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但不利于耕地机械化生产,影响林地、水域生态服务功能;基本保障情景下,景观格局变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对非人工景观的破坏程度较惯性发展情景降低;最优保护情景下,景观格局变化更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发展。(3)惯性发展情景下,应适当规划生态基础设施,严格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基本保障情景下,应充分发挥景观安全格局的生态底线功能,引导城镇建设用地合理开发与布局;最优保护情景下,可通过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等措施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关 键 词:城镇建设用地  景观安全格局  ANN-CA模型  多情景预测
收稿时间:2018/3/21 0:00:00
修稿时间:2018/3/3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