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主要性状的优势和配合力表现及其相关分析
引用本文:陈顺辉,卢浩然,杨聚宝,胡如英,赵明富.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主要性状的优势和配合力表现及其相关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
作者姓名:陈顺辉  卢浩然  杨聚宝  胡如英  赵明富
作者单位: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福建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和福建省政府资助项目
摘    要:1992、1993年连续2a分别选用5个籼型温敏核雄性不育系(TGMS)和6个粳型广亲和品种(WCVs),按Line×Tester交配方式,配成60个互交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分析了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株高和抽穗期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正(TGMS/WCVs)反(WCVs/TGMS)交组合单株产量的竞争优势分别为13.9%和20.4%;每穗粒数的优势最突出,竞争优势分别为26.8%和29.9%;结实率的杂种优势(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均为负值.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结实率和有效穗数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正反交株高的竞争优势平均分别为-0.8%和-3.0%;抽穗期的竞争优势平均分别为-0.8%和-0.5%.单株产量主要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决定;株高和抽穗期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提高结实率增加有效穗数,同时改善籽粒饱满度,是发挥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产量潜力的关键.选用株高一般配合力低(或负值)的亲本,可以起到降低亚种间杂种株高的作用;选用生育期一般配合力低(或负值)的亲本配组,对防止亚种间杂种生育期偏迟是有利的

关 键 词:水稻  两系法  杂种优势  配合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