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低温胁迫对七带石斑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姓名:陈超  施兆鸿  薛宝贵  王鲁  李炎璐  吴雷明  曲江波  马爱军
作者单位: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4. 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3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2DFA30360)及十一五; 国家“八六三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AA10A414)
摘    要:研究了体质量为(300±20)g的七带石斑鱼幼鱼从12.4℃海水直接转入到8.0℃的海水中,低温胁迫不同持续时间(0、1、2、5、10 d)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导致AKP活性呈不规则变动,2 d时其活性显著高于同期对照。GGT活性先升后降,2 d时酶活性最高,10 d酶活性最低。GOT和GPT活性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呈增加态势,10 d时与同期对照组之间活性差异显著。LDH活性在胁迫前及实验时期差异均不显著。TP含量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而下降。GLU胁迫前期变化未达显著性差异,但10 d时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G含量先降后升,胁迫前与实验结束时所测得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CRE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TP相似,也随胁迫时间而降低,10 d时只有胁迫前(48.57 34.96)mmol/L含量的22%。低温胁迫对血清离子浓度变化未产生大的影响,实验前、至低温胁迫10 d的测试结果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的水平。研究认为,实验幼鱼能适应跳跃式降温胁迫;低温胁迫对七带石斑鱼幼鱼的胁迫有累积效应。在实际生产越冬期间8.0℃低温时间不宜超过10 d。

关 键 词:七带石斑鱼  低温胁迫  代谢酶  生化指标  血清离子
收稿时间:2011-12-17
修稿时间:2012-04-1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